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为什么要去美国留学?
这个问题因人而异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。大部分人去美国留学还是因为其强大的教育资源——全球前100名的大学有一大半是美国的。一般而言,人们会把美国前30名大学和英国G5相比较。但是美国30名之后的比如UIUC、威斯康星麦迪逊、普渡、德州农工等一些名字听上去很野鸡的大学,也非常强。更别说美国读书带来的在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体验。所以,在考虑读研时,能申请美国的情况下,尽量还是尝试申请美国吧。
申请美国研究生需要准备什么材料?
- GPA. GPA一定要刷高。要保证自己的GPA在3.5以上,即未加权平均分在85-87以上(因为各科目学分所占权重不同,所以有均分86+,GPA不足3.5的情况存在);
- TOEFL/ IELTS;
- GRE/ GMAT/ LSAT. 需要根据专业要求,考相应的考试。除法学硕士(LLM)只需要托福外,其他大部分专业都需要考GRE/ GMAT/ LSAT。GMAT用于商科申请,LSAT申请JD(法学博士),GRE适用于绝大多数研究生申请。网传的非客观的对目前英语类考试难度排行为:若lsat是100分,GRE80 GMAT75 TOEFL 50 IELTS 40 六级10 四级5。(仅供参考);
- PS(Personal statement)个人陈述;
- CV(Curriculum Vitae)简历;
- 推荐信. 一般要2-3封;
- Writing Sample. 有的学校会给定题目书写,有的学校就随便拿一个之前做过的Project, 或者写过的论文即可。具体论文字数要求在10-30页不等;
- 成绩单,在校证明,学位证&毕业证,论文,获奖证明,财力证明等其他一系列文件。
考托福还是考雅思?
一般来说,在实际申请当中,用雅思成绩和托福成绩申请的差别真的不大,无论你用哪个成绩,只要达到学校的门槛即可。当然,具体还需要看申请的学校和申请的国家。申请北美的更倾向于考托福,而申请欧洲学校使用雅思雅思更为普遍。大部分top大学的语言标准都是雅思7和7.5,托福90和100分, 有些学校会卡小分(比如普林斯顿口语要求28分)。
具体考试内容上,雅思为英式口音,口语考试是与真人对话,写作很难拿高分。托福考试为美式口音,考试全程对着电脑,对英文打字速度有要求,听力为托福考试的核心(So-called英语考试难度巅峰),此外,因为综合口语以及综合写作的存在,听力占据了托福考试整整65分。所以,听力好的同学在托福考试上就很占优势。
托福
我考的是托福,所以讲解一下托福考试以及分享下备考经验吧。托福满分为120分,其中听、说、读、写四个部门各占30分。一般名牌大学的门槛分数都在100分以上,如果你的目标定在100分以上的话,平均每科需要在25分以上,然而因为每个科目拿分难度不同,比如口语部分中国学生很难考到23分以上,所以从历年经验来看,中国考生托福标准的100分结构一般为(28+28+22+23)。这就意味着,你需要将42(+14)道托福阅读、34(+17)道听力题目达到几乎全部正确的程度。而综合口语和综合写作需要你不仅能够听懂,而且还能转述和回应,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要求很高。总之,托福考试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人来说拿到100分以上还是有很大难度的,很多同学会在准备托福一段时间之后放弃出国,但这也仅仅是留学路上所必须要克服的第一步。
【干货】
单词是第一步也是后续刷题的基础,一般来说,托福词汇量在10000词左右,且托福词汇范围广,难度较大。所以需要用大量集中的时间来记单词。我推荐的托福词汇书为张红岩的《TOEFLiBT词汇-词以类记》,分块记忆、分类记忆,效果非常好。
阅读和听力要在一起准备,因为你会发现阅读考过的内容,在听力中还会遇到。重点总结以下几个重点学科、热门话题:
地球科学:Glaciation, Volcanic eruption, Tectonism, Hydrologic cycle, Fossil fuel & global warming, geological structure.
天文学:Meteorite, asteroid, dwarf, Graviation, 太阳系八大行星
生物学:Evolution and extinction, Ectotherm and homeotherm, Migration, Adaption, Cambrian explosion,各种species及其特点
文学艺术类:Renaissance, Medieval Literature, Opera, choreography, Art history…. (这部分内容真的能学习到很多课外知识,比如Surrealism, Dadaism, Romanticism, post-modernism等各种艺术流派风格)
此外还有历史、物理、化学、哲学、管理学、political science等各类大学课堂中可能遇到的学科,注意归纳总结,补充相应的学科背景知识。
然后,也是最最重要的就是刷TPO(TOEFL Practice Online)了,各大网站都可以下得到。目前已经更新到TPO50+了,好好准备TPO,不仅可以保证你在托福考试拿到想要的成绩,也会为将来留学上课打下基础。
GRE还是GMAT
我考的是GRE,前后准备时间加起来大概在2个月左右(中间还去了一趟埃及),因为时间很赶所以没有考虑再刷分。事实证明,GRE是一个可以短期快速拿到满意分数的考试。GRE成绩和英语基础真的关系不大,不管你什么基础,杀鸡这件事上大家基本都从头开始,所以不要再纠结于自己的基础,努力干吧。
GRE考试分为3个部分:语文、数学和写作,考试时间很长,1小时作文+2个Verbal(1小时)+2个数学(1小时10分钟)+1个加试(0.5小时)所以基本上考试到了后期会累到意识模糊,所以平时练习尽量时间长一些!
GRE考试要求的词汇量非常的大,大概在一万八千词左右。非常的反人类,很多词汇老美自己都没有见过。我非常赞同这种说法,GRE的词汇你一生只会见2次,第一次是你背的时候,第二次是在考场。然而,是不是背不下来1万8就考不出分了吗?当然不是!各类考试培训机构早已把这些词汇研究透,甚至近年来都放弃了老G的红宝书。
推荐资料:词汇:《新东方佛脚词汇》,背完做题像开挂一样,谁用谁知道。《再要你命3000》(有时间再去过一遍)、
长难句:万炜、高雨琪老师的《GRE长难句图解与精练》
填空:《考满分1100填空及解析》、
阅读:《考满分阅读101篇及解析》。反复的去做吧。
不推荐:《GRE红宝书》(强烈不推荐,完全浪费时间)《Magoosh》《barren》等非真题材料。
数学部分:数学部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天然的优势,只要你数学没有忘干净,刷几套题就能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。但是绝对不能大意,拿高分还是很难的。很多大热的项目要求在168以上。总之,不要掉以轻心。
写作部分:同为ETS的写作考试,托福和GRE真的是天差地别。GRE的写作确实的很难,有些题目中文都不好下手,这个时候考验的就不止是文字能力,还有逻辑思维能力,归纳概括能力,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。这类题目很抽象。短时间很难提分,但是!但是!但是!我们有《GRE官方作文题库》!官方都把考试题目告诉我们了,最起码能保证我们在考场看到看过的题目不至于什么都写不出来。短时间内拿到一个保底的分数足以。
GRE确实挺难的:满屏幕不认识的单词、绕不出来的逻辑、永远不够用的时间……但是它绝对不是undefeatable。到目前为止,GRE已经有70年的历史了,这几十年来无数中国大家赴美留学必然要经过这个考试的摧残。但如今这个考试早非当年那般遥不可及,各类考试辅导机构已经很成熟,备考资料也很齐全。希望各位杀G顺利,
选校
选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,如果将来是想回国发展的话,更多人推荐选择一个BIg name(这里指的是行业内部的),学校的名声是HR招人非常看重的。其次看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。然后看学校的地理位置,天气气候,所在的城市是不是你喜欢的等因素。
如果将来想留在国外,一定要考虑这个学校的就业情况,雇主满意度,这时候你就要申请专业较强的学校。比如你想去华尔街工作,最好去纽大、哥大;想去硅谷工作,最好去伯克利、UCLA、stanford;想去搞政府事务,最好去乔治城、约翰霍普金斯、乔治华盛顿等DC周边大学。如果单纯是想留在美国的话,其实也没有那么难,有很多学校很一般,但是某个专业的就业一片大好。比如内华达拉斯维加斯大学的酒店管理,
推荐信:
很多人对推荐信的选择有很大的误解,推荐信不一定非得要行业大牛。选一个教你课最多,最懂你的老师更有说服力。我的推荐信是找带我课目最多的一位老师(足足4门),一起合作发过论文并且经常指导我的老师,还有一位部门领导写的。
PS怎么写
网上各种PS的写法很多,鱼龙混杂。我觉得做自己最重要,你要清晰的知道你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,你希望通过PS将一个怎样的故事。一篇好的PS一定要回答:我是谁?我为什么学这个专业?为什么不是别的专业?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?为什么是你们学校而不是别的学校?
Writing Sample
WS是要体现你英文论文书写能力。一定要早点写完,我是卡在提交申请的前一天才把20多页的WS写完。对于跨专业申请的同学来说,WS是一个很好的打消教授对你专业背景以及专业能力疑虑的途径,一篇好的WS对于研究型硕士和Phd.申请来说帮助巨大。
面试:
有些专业会直接发offer奖学金,有些专业是需要面试的,但一般来说,能拿到面试的话机会已经非常大了,一定要好好把握。在我申请过程中面试过的有:哥伦比亚大学、宾夕法尼亚大学(基本确定录取前)、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(UCSD)。也有一些学校的招生官甚至会专门飞过来约你聊聊。比如之前对IR国际关系很感兴趣就顺手申请了澳国立的IR(advanced)这个学位,之后他们很快发了offer还派了一个很漂亮的招生官来北京1对1聊天。
一般面试流程:先出示护照,确认身份。然后考官提问,大概20分钟之后,转换为你问考官。大致面试提问会根据你的文书资料来进行。比如,我面试时被问到一些全球公共安全领域方面的研究热点、当前北朝鲜的形势等问题。
留学不是所有人的答案
以上内容是6年前我去美国前写的,现在已经毕业且工作很久,对申请美国研究生有了很多新的体会。我觉得这时候再给建议的话,读美国学校研究生不是一个通解。
我们这代的主旋律好像一直离不开卷,在学校卷成绩,卷学术。毕业时候又卷就业,卷工作。找到工作之后,卷绩效卷产出。当年我毕业后,本来选的第一份工作是某家基金公司,那一届海外招的留学生有40人,全是MIT,耶鲁,斯坦福级别的名校产品。后来我选择了另一家大厂的咨询部门,同样的清北复交常春藤毕业的一年能来30-40个。大家都来自于不同专业领域的学霸,都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,而大家居然都喜欢做着同样的事情,仅仅因为这块“高薪”。
高学历走向肮脏的职场难免踩得一身泥
而这么多年过去,这些名校和海归在职场混的各有不同。因为职场的逻辑和学术的逻辑完全不同,学霸们必须忍痛抛弃之前所取得的一切,从职场最底端做起,运气不好遇到人品差一点的导师,真有可能就完成不了从学术到职场的转变。身边非常多的同事和朋友离职的离职,回学校的回学校。反倒是之前背景“一般”的“职场混子”们会混的相对风生水起。有些老员工还会时不时的嘲讽下你的高学历,这是XXXX,毕业于美国XXXX学校,然后反手给你盖一个不接地气的评价。但这些事情可能才是学校上不了的课,也是进入社会必修的课。但总结来说,选择职场道路的话,你几年的留学经历并不能给你的职场有什么帮助,在很多公司的老员工甚至会嘲讽高学历。
留学是为自己提升,而不为他人看法
学历对一个人来说更多是源于内在的修炼,而不是为了去满足一个社会认同或者求职方便。
留学亏不亏,这个事情只能你自己来评价。我觉得非常值,超级值。留学带给你眼界上的见识,人脉圈,世界看法和心态都不一样。你不妨就为了出来看一看,就申请下。
能上Big Name就去Big Name
能去大城市就去大城市
能要奖学金,一定要争取奖学金
家里条件紧张的,能2年毕业就不要3年毕业。多一年学费生活费,少赚一年年薪,一翻一折又是一百万呐
家里富裕的,能3年毕业就不要两年毕业。
加油,祝你申请上HYP MIT,standford!!
- 作者:Bennett Niu
- 链接:https://niulengxiao.asia/article/USAMaster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